您现在的位置: 三菱 > 三菱车展 > 正文 > 正文

手艺人的明天会好吗一支笔,融入三重非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6 16:17:44

时代尝试唤醒匠心

以纯粹和坚持,铸造大国气势

有此趋势,可谓幸事

然而匠人的重放异彩

却面临新的困境

老手艺,在互联网与工业交织的今天,有什么用?

老手艺,意味着低效、劳作

虽然它也意味着精致、唯一

如果你有此困惑,请读完他们与一支笔的故事

刘德耀

朴度文创创始人

开创一年一器系列

只为让传统更时尚

杨青湖

明清红木家具非遗传承人

为传统手艺的发展做出诸多努力

陈巧君

杆秤非遗传承人

世代杆秤技艺传承人

老杆秤的招牌仍挂在家中

对手艺的执着,他们走到一起

同心制作出这一款「称心笔」

制作流程

1-选料开料

在众多木材中

选用紫光檀、酸枝为笔杆原料

紫光檀木性稳定,堪比楠木

古时为制作高档毛笔的首选

非洲酸枝略具独特香气

泛黄质地,纹理清晰

开料后,以机床制作笔杆

2-挑选笔杆

制成的笔杆需经过数道工序挑选

纹理、质地、品相,缺一不可

一丝瑕疵,非遗工艺便无以依存

3-笔杆开卯

榫卯工艺,中国木器最独特的手艺创举

结构稳定,严丝合缝

能够长期使用而不损

仔细测量,不能丝毫马虎

就地取材制作模具

木屑纷飞,开出木卯

4-牛角开榫

同开卯一般,先制作模具

选用上等耗牛角

放入制好的模具

放上机床,于牛角底部开榫

5-组装打磨

将榫卯拼合,小锤敲固

用砂纸轻微打磨出样

笔杆装入机床

持刀从侧面截断多余角料

再从正侧两面下刀

刻花雕琢,重复三到五次

直至严丝合缝,不留一丝缝隙

最后,使用目砂纸

精细耐心打磨

隐约可见檀木黑亮纹理

6-开弧打磨

以刻刀在笔杆握处开出弧度

使握笔体验更为舒适

砂纸通体细细打磨

7-打磨笔帽

牛角料修理后嵌入笔帽

刻刀雕琢,制出圆滑曲面

再以砂纸打磨,形成别致触感

8-点星镶银(工艺展示)

采用传统秤杆工艺

先于笔杆定好尺寸,测出准星的位置

用分度尺划分刻度,以杆钻打秤花

老手艺中,一杆秤要打上百个秤花

每支称心笔,陈巧君也要打秤花近百个

打好秤花,银丝嵌入其中

以锉刀锉平,浑然天成

数十年不会松动

9-精磨抛光

使用千叶轮,将笔身精心打磨

牛角厚朴质地、黑檀亮丽本色

在砂轮转动间,逐渐清晰动人

仿佛黎明前的夜,微光于漆黑闪烁

10-镶嵌银丝

采用非遗工艺银丝镶嵌

在笔帽顶端镶嵌0.1cm宽的银丝

花纹样式,简单古朴

深沉的黑檀笔杆

好似拥有新生的活力

11-拼装入盒

嵌入定制三菱笔芯

轻轻将笔身拧紧,扣上笔帽

能听得清脆扣合声

人生在世,做人书写

一般无二,全凭一心

笔名称心,意味在此

设计师刘德耀说

手艺也好,书写也罢,都是表象,那颗心才是本真

一支笔,融合三重非遗工艺

也倾注三位手艺人的心血与追求

坚持用传统手工艺锻造的器物,想必拥有灵魂

握着它,也仿佛握着那个远去的时代

历史的沉淀感充溢心田

非遗工艺交相辉映间

对去工业化的执着

握笔处的弧度设计

些许细节,便能流露出手艺人的用心

传统手艺与当代设计理念的交融中

手艺人展现绝妙工艺,踏上另一座绝美山峰

他们努力的真诚姿态,令人动容

手艺人的明天,就在这其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sl.com/slcz/9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三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