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上来说,人们的低碳环保理念日益高涨;环保法规上说,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越发严格”,眼看车厂有一股研发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的“冲劲”,但仔细回想,不乏可以从中得知,这是大环境演变下常规性的更新换代,要说更新速率快慢?这个真说不准,但所幸的是方向正确——至少发展至今,大家对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的可接受程度提高了;当然啦!其间免不了有国家优惠、补贴政策的推波助澜。
不过也得说句实话,个人对现今新能源汽车称不上多大热爱,毕竟目前的电池技术、混动/电动的车辆管理系统还在发展优化进程,尤其是当一天没实现有如加油那么快的快速充电技术或者更换电池技术下,电动的无论何种方式都存在在让消费者埋单的技术说服力。但!过程中有两家车厂所推出的新能源车型还是值得跟大家分享的:一、大家所熟知的丰田普锐斯(ToyotaPrius);二、就是今天要讲的三菱(Mitsubishi)“i-MiEV”。
三菱“i”概念车最早是在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亮相的,圆润的外观吸引到了人们的目光,还获得了当年的优秀设计奖。“i”这个名称的解释,代表着情感、创新、智力、想象力,同时也是“爱的发音”,三菱起的名字还挺走心的。
图:年亮相的“i”概念车,虽然只是Kei-car级别大小,但外观极为科幻,即使放到今天,在国外大街见到也是颇为惊艳的。
图:比量产车更圆润。
图:Mitsubishii-MiEVSportair概念车
I-MiEV在年才正式推出市场,当时新能源车刚刚走进世人眼睛,所以有汽油与纯电动两个版本给人们选择,两个版本都是中置后驱的布局,还可以选择四驱版本,由于定位是K-Car马力被限制在47KW(64马力),马力不算大,但基于电机特性,扭力输出响应快、庞大且随传随到的特性是其优势所在;而汽油版本搭配的是一个名为3B2的三缸发动机,涡轮增压、还配有铝制的中缸与缸盖、DOHC、还有三菱独家的MIVE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简单来说,三菱汽车将自家技术能带进去的,也都带进去了。
除了日本版本的三菱i-MiEV之外,还有两个孖生兄弟,欧洲版本的标致(Peugeot)iOn和雪铁龙(Citroen)的C-Zero,这种商业模式在汽车业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年的Rover和本田、今天的丰田和宝马,都是这套路,地球村大融合思维嘛。PSA的两个版本与三菱自家版本的区别在于前后保险杠与内饰的舒适性,并且标配了被动安全控制系统(ASC)以及侧面帘式安全气囊。
图:i-MiEV的颜值还是可以的。
图:(上)标致iOn(下)雪铁龙的C-Zero。
头短尾短的中置后驱i-MiEV,动力单元都缩到哪里去了?汽油版和纯电动版的位置并不一样,先说汽油版,CC的三缸发动机体积不算大,三菱机智的把它藏在了后排座椅的后下方,既不影响后排的空间,又不会突出车尾。
由于纯电动版本没有了发动机,后桥的位置只有电动马达,电池单元和其他控制单元都放在了车辆的中部,所以重心也比较靠中间。虽然说三菱i-MiEV是一台K-Car,但中置的布局使动力单元并没有影响太多的车内空间。
图:汽油版本的三缸发动机的确小。
图:发动机并没有使车尾突出。
图:打开后尾箱的盖板就能看到整流器与辅助电池,右边是制动系统的电动真空泵。
图:纯电动版i-MiEV的动力总成,可以看出电池组并非十分巨大。
没有了发动机,还是后驱的设定,电池单元又放在了车辆中心底部,重心低前后配重也平衡,I-MiEV虽然不是一台Sportcar,外媒用它进行15公里的绕桩测试,发现了它也有不错的运动性能,这可能跟它采用悬挂形式有一些关系。I-MiEV的前悬挂是采用麦弗逊结构,而后悬挂采用的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迪翁轴非独立悬挂,在早期有相当多的跑车使用过,譬如说:法拉利(Ferrari)和TR,-年量产的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车型都使用这种悬挂形式(突然觉得这台小天使好高端),这种悬架的优点是相对于其他的非独立悬挂有更少的簧下质量,缺点就是结构比较复杂。
图:DeDion特迪安轴独立悬挂是一种用于后轮的很古老的悬挂方式,首次出现此种设计可以追溯到年。i-MiEV之所以要采用这种本不是三菱强项的悬挂设计,很大原因是迁就后置后驱和电动传动方式的一种迁就,适用就是最好的设计,正如不要动不动就去喷扭力梁设计是一个道理。(由于找不该车型的悬挂图,其他车型先顶替着)。
图:其实欧洲人跟日本人有个难得的共性,就是都喜欢微型车,这中间跟国土面积、人口密度的相连度不大,反倒跟二战之后的整个用车习惯和观念有关系,毕竟两个地方都在二战后先后提出了“国民车”的概念,欧洲诞生了Beetle、mini、2CV、KR这类车型,而日本则诞生了Kei-car,而那个年代,美国的V8大牛每年大卖几百万辆,国情完全不同所致。
i-MiEV使用的是一个16KWh的电池组,日规的续航里程为公里,而美规的只有公里,如果不需要出远门只是在市区作通勤使用,续航能力也是够用的。充电方式既可以使用普通的V/V的电源,也可以选择快速充电模式的三相V电源,一般家用充电插座V的充电时间为14小时,V为7小时,而快速充电系统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从0%充至80%的电量,适用人群:早上起床发现忘了充电又赶着上班患者。I-MiEV配备了动能回收系统,在抬起加速踏板或者踩下刹车时,在惯性滑行中释放出多余的能量,通过系统中的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可以为蓄电池充电储存能量。
图:为了推广插电式充电汽车,三菱当年也是不遗余力地四处建V快速充电桩作为试点,但收效及普及度其实非常低。
图:i-MiEV在路边充电。
在没有三菱i-MiEV的中国市场里,国内车友对这台车好像并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anlingasl.com/slpj/8921.html